腹瀉是嬰幼兒時期發病數極高的疾病之一,以大便稀薄或水樣便,大便次數增多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綜合征。發病年齡大多數在2周歲以下,一般預后良好。
常證
1 傷食瀉
癥候:大便腐臭夾有奶塊或食物殘渣,腹脹腹痛,瀉前哭鬧,瀉后痛減,矢氣,口臭納呆,嘔吐,舌苔厚膩或微黃,脈滑。
治則:消食化滯,和中止瀉。
2 風寒瀉
癥候:大便稀爛多沫,色淡,臭氣輕。腸鳴腹痛,或伴有發熱,鼻塞流涕,輕咳,口不渴,舌苔白潤,脈浮。
治則:疏風散寒,化濕止瀉。
3 濕熱瀉
癥候:發熱或無熱,水樣便或如水注,或有粘液,色綠或黃,味臭,時有腹痛,口渴,肛門燒熱感或紅,小便短黃,舌質紅,苔黃膩。
治則:清熱利濕,安腸止瀉。
4 脾虛瀉
癥候: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,大便稀或水谷不化,食后即瀉,面色萎黃或蒼白,舌質淡苔薄白,脈沉細。
治法:健脾益氣,助運止瀉。
5 脾腎陽虛瀉
癥候:久瀉不止,糞便清稀或完谷不化,或見脫肛,形寒肢冷,面色恍白,精神萎靡,睡時露睛,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治則:健脾溫腎,固澀止瀉。
變證
1 氣陰兩傷
癥候:精神萎靡,四肢乏力,眼眶、囟門、腹部凹陷,皮膚干燥,消瘦,哭無淚,口渴無尿,舌紅少津,脈細數。
治則:益氣養陰。
2 陰竭陽脫
癥候:精神萎靡不振,表情淡漠,面色青灰或蒼白,四肢厥冷,氣息低微,舌淡苔薄白,脈沉細欲絕。
治則:回陽固脫。
歡迎交流,共同學習、共同進步,QQ1143069835